3/14/2011

錯誤的效率觀,還是缺乏效率觀?

政大專長於勞動法的林佳和教授,3.11寫了一篇澄社評論:過勞死共和國,裡面提到台灣目前扭曲的效率觀:

「所有的經濟成就,沒有帶來台灣人生活品質的真正改善,人性的自由與解放,社會與家庭生活的向上提升,只是加深勞動的桎梏,壓力的陰暗,以及許多有著緊密關聯的社會與家庭問題。」
「整個社會也似乎沒有意識到,或許,錯誤的效率觀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。效率為何?成長率、獲利、股價、進出口、訂單,簡單的說:數字?!財富為何?卡夫卡說,只擁有一條老狗的人覺得富足,有著千萬財富的人卻也可能喊窮。」

固然,效率當中沒有把生活的犧牲加進去,老是「以鄰為壑」、「以勞工為壑」,是一個嚴重的問題。
但是我更常覺得,台灣的「沒有效率觀」,是一個更嚴重的問題。

我不知道產業界是不是也是如此,但是放眼所有公家機關與學校的人事室與會計室,所有的心力都花在細瑣表面的文書作業上。過於繁瑣的防弊規定,因為不切實際,根本無法貫徹執行。結果一堆人忙到加班疲累不已的結果,只是做出一堆表面符合規定的文件報表而已,相較於實際可以促進的效能,這個效率實在不知道要如何算起。在人事凍結之下,唯一可能的好處:增加就業,可能也無法發揮了:(

事實上,我們的思考裡,充滿了不效率:XX事情做一下,不會太困難,雖然手續有點麻煩,花點時間處理一下就好。但是這些事情實際上可以達成的效能如何?值不值得花這些時間去克服手續上的麻煩,卻似乎完全沒有納入考量。結果呢,辦好一件不大的事情,也需要和這個單位那個機構通個電話打個招呼溝通一下。花一筆不大的錢,也需要拿這種單據出那種證明,填寫一堆表單文件,麻煩一堆人簽名核章(相信我,越多人核章就越少人有時間仔細看),還得要請專人負責充分瞭解報帳的各項細節規定,以及確保各項表單都按規定整備完成。在這上面所花出去的時間精力與薪水,相較於實際可以達成的效能,倒底值不值得,以及有沒有需要手續減量、規定減量,或是以電腦程式自動處理以降低成本,卻全都無人聞問。這倒底是怎麼樣的「效率觀」呢?還是根本就缺乏效率觀念呢?

簡單講,只是一味使用加法思惟,把各種規定、手續、機制一路往上加,而不適度運用減法思惟,淘汰沒有實際功用的手續、機制,或是進行減量、再造、效率化的結果,乃是導致大家寶貴的時間,大量消耗在不能實際增加產出的「務虛」之上,而無法集中最大可運用的資源,致力於創新、品質、速度、精緻化等「務實」層面上。

這個往下旋轉的漩渦,究竟伊於胡底?是不是要等到整個系統幾近超載無法負荷之時,才能夠懸崖勒馬略作改造呢?我希望不是。

1 則留言:

維他命W 提到...

姑且不論台灣擁抱的是「錯誤的」還是「缺乏」效率觀,效率觀這個概念,的確是值得討論的一個問題。

在消費領域裡,同樣也有效率觀的問題,最明顯的就是「CP (or CV)值」這個詞。特別是在網路出現後,人們比價更方便,但為了找到最佳CP值的產品,瀏覽了無數的網頁,花了好幾天的時間,人們總算因為找到最具CP值的產品,而感到心滿意足。但那個產品,真的是最具CP值的嗎?如果把搜尋過程的生活成本算入,相信那些所謂具有CP值的東西,實際上也不是真的那麼有「CP值」。而且就算幸運如買到了標錯價且願意出貨的產品,也難保我們自己不會將多餘的預算,繼續投入找尋「最佳CP值」的無限迴圈之中。

我認為效率觀這個概念,它和股票投資中的「停利」的概念有關,設立自己獲利的點,達到了,就算正在賺錢,也要絕不猶豫地撤場。在股票這種可量化的場域環境中,停利的點,很具體,可操作。但是在複雜的真實生活裡,要「停利」我覺得可以從個體的「自我」來看。了解自我存在的價值,才能進一步去設立「停利點」,而當我們一次次地確實操作生活停利點,透過自我的軌跡的檢視,才能有機會去對效率觀作評估。

雖然討厭國內媒體將日本地震新聞聳動地、無限迴圈地報導,但日本的災情或許也能促進效率觀的討論。